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字号大小:
《欧洲时报》刊登学校赴法交流学生征文比赛获奖作品
发布日期:2025-04-07

据《欧洲时报》4月4日消息,2025年1月,中国驻里昂总领馆举办首届“努力学习,心向祖国”主题领区中国留学生征文比赛,广大留学生踊跃投稿。其中,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赴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学习的赵力行获得征文比赛一等奖。

《欧洲时报》在刊发赵力行获奖作品《江河交汇:我与中法友谊的不解之缘》编者按中指出,文章立意新颖,感情真挚,文采斐然。

赵力行,男,2003年2月生于湖北,高中毕业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1年9月被进入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学习,2024年8月被西北工业大学选派至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深造。

据悉,欧洲时报社总部设在巴黎,旗下《欧洲时报》创刊于1983年,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日报。

(文:王凡华 图:中国驻里昂总领馆官方微信、《欧洲时报》社)


江河交汇:我与中法友谊的不解之缘

赵力行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我第一次踏上里昂的土地。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世界的憧憬,我来到这座罗纳河畔的城市求学,并很快爱上了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氛围。作为法国的重要城市,里昂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因罗纳河与索恩河的交汇而灵动非凡。而这一切,都让我不禁想起我的故乡——武汉。

武汉是长江和汉水的交汇点,同时拥有大小湖泊160多个。滚滚翻腾的大江,在武汉纵横奔驰。武汉因水而生,水是武汉的灵魂。穿越城区的河有巡司河、黄孝河、楚河、府环河、青菱河,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从空中看武汉,武汉及周边更多的是绿色或水色。江河纵横、水网交织的武汉被称为江城、“百湖之城”,无数街巷大道,静卧在烟波浩渺之间。

长江和汉江边的江滩是武汉的骄傲。武汉三镇,两江四岸,江滩有多长,美景就有多长。无论是武昌、汉口还是汉阳,亲水平台都随着长江和汉水的滔滔水浪而延伸。正是这样的环境,吸引了包括雪铁龙在内的多家法国企业的投资,武汉也成为中国法籍居民最多的城市之一。

在晴天的夜晚,游人乘船游览两江四岸,经过龙王庙、晴川阁、长江大桥,顺着水雾满天的江面观赏蛇山龟山和黄鹤楼夜景,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武汉的壮美与浪漫,尽显于长江汉水奔腾不息的气韵之中。

江水同样是里昂的魂魄。罗纳河与索恩河在里昂交汇,赋予了里昂灵动的气质。漫步在富维耶山脚下,俯瞰老城,石板路、红瓦房、哥特式教堂错落有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以这两条河流为主干,水的气息仿佛贯穿于里昂的每一处脉络,滋养着它的历史、文化与生活。

在水边的里昂,经常能见到波光粼粼的景象。阳光洒在河面上,为罗纳河与索恩河披上了红色的轻纱。我常沿着河岸慢跑,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及河水带来的宁静。在我心中,里昂有点像武汉的模样: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建筑与河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面。

河水不仅孕育了英雄城市武汉丰富的文化,同样也激发了里昂的艺术气息。许多艺术家被这独特的景致吸引,在此寻找灵感,创作出无数动人的作品。在武汉和里昂,河水不仅是自然元素,更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始终相信,顺着河流进发,终有一天可以到达辽阔的海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输方式,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法国,水运都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奔腾不息的河流,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紧密相连。作为天然的交通要道,商船沿着河道穿梭往来,不仅能运输货物,也能传递彼此的问候与善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河畔相遇,因贸易而交流,因交流而了解,因了解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遥想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华英才,也曾依靠河流与海洋航行来到法国,其中有许多人正是在里昂坚定了自身的革命理想。里昂中法大学见证着一代代中华学子的成长,他们在罗纳河畔汲取知识养分,追求救国图强之路。长长的大河,架起了两国友谊的桥梁。正因河流相连,汪洋恣肆的大海终有一天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不同肤色的人们心贴得更近,胸怀比海洋更宽广。古老的文化沿着河流传播,在交汇之处相互碰撞、融合,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因为河流,让我无论在中国还是法国,都经历了无数美景。因为河流,我对中法交流一往情深、乐此不疲。

我在武汉,在上海,在里昂,在巴黎,无数次看到了河流与海洋无缝衔接的景象。我常想起故乡武汉和求学城市里昂的河流,在大地上延伸出最美的律动,在交汇处迸发出创新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河流也就没有人们最原始的交往。在武汉长江和汉江之间的月湖,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俞伯牙偶遇钟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和丰富的知音文化在全世界广为人知。在里昂两条河流交汇之处的汇流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藏品,其中也不乏来自中国的瑰宝,见证了中法两国源远流长的交流合作。

与武汉相似,里昂的河流不仅是城市的自然景观,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从古至今,商船往来于河上,为城市带来了繁荣的贸易,见证了城市经济文化的起起落落 ,就像岁月的无声记录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古老记忆,让城市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在罗纳河畔,我曾与法国同学探讨过中国的长江文明,也曾分享武汉两江四岸的壮美风光。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文化的碰撞,更加深了我对中法友谊的理解。

我曾在中国和法国无数次读到《道德经》关于水的论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法关系像水一样纯净善良,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无论是武汉,还是里昂,人们世代依水而居,他们的生活与河流息息相关,他们因为水而感受古老的智慧。河流,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回忆与梦想,也成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沟通友谊的桥梁。

我想,中法友谊正如江河般源远流长。它始于古老的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将东方的丝绸、瓷器送往法兰西大地,中国文化的种子由此沿途播撒。

如今,在艺术领域,卢浮宫与故宫博物院的交流展览,让中法两国瑰宝跨越重洋相遇;在科技前沿,双方携手探索宇宙奥秘,共同推动人类进步。2024年8月,我从地处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市的西北工业大学到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读书学习。丝绸之路因丝绸贸易而起,里昂也因为丝绸产业闻名欧洲,这是千百年来双方科技文化交流的最好证明。而我能来里昂读书学习,也见证了新时代中法两国在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我在里昂学习的日子,充实且快乐。

留学法国,不仅是学术上的提升,更是一次文化上的沉浸。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而作为新时代的留学生,我们既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科技发展的贡献者。我所学的专业涉及智能制造和航空航天,正是中国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领域。在法国学习先进的技术、积累国际化视野,我希望未来能将所学所得带回祖国,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一份力量。

水,孕育文明,也连接世界。武汉的长江水,承载着东方的故事,奔流向海;里昂的罗纳河水,见证着欧洲的变迁,汇入地中海。两条河流在不同的大陆奔腾,却有着相似的使命。它们承载着历史,见证着贸易,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课余时光,我多次在罗纳河与索恩河之畔,陷入无尽的遐想思索中。我面前的这泓友谊之水,在岁月长河中奔腾不息,承载着中法两国人民的美好期许,向着更加广阔的未来滔滔而去。它不断滋润着彼此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合作之花。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中法友谊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真希望中法友谊如这河水一样绵延不绝,永远随着河水世代流淌,以水的智慧和慈爱,将无限深情传递到彼此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