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丝路古国乌兹别克斯坦;
他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
他跨越山海、逐梦而来,他就是在华创业青年的典型代表——李浩宇(MATMUSAEV DONIYOR)。
2025年6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朝着命运共同体目标砥砺前行。”作为在陕成功创业的中亚青年代表,李浩宇在第二届峰会举办之际接受新华社采访,他表示:“我准备跟其他国家也合作,不只在中亚和俄罗斯。我的梦想也是尽量跟全球做贸易,慢慢实现。”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彼时,李浩宇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申领了营业执照与创业签证。他的成长轨迹,精准契合了两届峰会的脉搏,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民心相通与国际人才在华发展的鲜活注脚。
破茧:从“学在工大”到“创在西安”的跨越
深受家人影响,李浩宇自幼便怀揣着从事国际贸易的梦想。在西北工业大学求学期间的校园实践与企业实习经历则成为点燃他创业梦想的星火。2019年,李浩宇怀揣对中国的向往,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这成了他理解中国经济的起点。在校期间,李浩宇不仅专注于学业,也被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广阔的创业前景所深深吸引。为此,他刻苦学习语言与专业知识,并积极投身实践,仅用一年就通过HSK五级,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屡获佳绩。2022年12月,李浩宇来到位于西咸新区的维瓦特(西安)食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实习,担任采购经理一职。他说,“这个公司把中国的优质食品销往中东和中亚地区,也把那里的特产引进中国。我在实习过程中明白了如何运营好公司、做好国际贸易。”凭借优异的综合表现,李浩宇荣获2023年“优秀毕业生”称号。

“中国的发展机遇和中亚的市场潜力让我看到无限可能。”正是这份洞察与愿景使李浩宇毅然放弃了高薪就业机会,决心扎根西安创业,致力于将中国的优质商品通过“一带一路”这条黄金通道输送到他的祖国以及其他欧亚国家,同时推动中亚特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政策的春风与各方的鼎力支持,让他的创业梦想加速落地。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乘此东风,在个人拼搏、友人襄助、校方资源对接及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下,李浩宇顺利完成公司注册、领取营业执照,成功在陕落户并取得创业签证,正式开启了在华创业之路。

扬帆:借“政策东风”起锚,驾“钢铁驼队”弄潮丝路
创业维艰。创业伊始,李浩宇便面临着政策理解壁垒、市场开拓、供应链构建等多重挑战。然而,他并不孤单。中国高效务实的政策支持、日益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联通欧亚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以及母校的坚定支持与鼎力相助,共同为他铺设了坚实的创业跑道。
公司业务的核心是搭建中国与中亚的贸易桥梁,物流畅通至关重要。李浩宇表示:“中欧班列实现了亚欧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这对我们公司的国际贸易业务非常重要。”他创办的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大订单,正是通过中欧班列从西安发出的。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欧班列稳步运行,“空中丝绸之路”不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物流日益便捷高效,李浩宇的跨国贸易公司也得以快速发展。
2025年初,全球贸易摩擦升级使众多国际贸易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得益于内外双重优势,李浩宇的公司不仅成功抵御了外部风浪,业务更在逆势中实现了稳步增长。一方面,中国持续优化的开放政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中亚峰会等营造了持续向好的区域合作环境,中欧班列与“空中丝绸之路”等高效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撑,提供了有力的宏观条件。另一方面,李浩宇凭借在西北工业大学打下的扎实国际贸易知识基础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果断调整战略,聚焦中亚这一核心市场,充分借力中国与中亚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与政策协同优势,带领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大本土化营销和服务投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客户粘性,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随着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区域合作氛围更加浓厚,政策沟通与协调机制也更为成熟。李浩宇密切关注峰会动向,积极把握其带来的新机遇与新平台,巩固和拓展了在中亚各国的合作伙伴网络。目前,李浩宇公司的业务版图持续拓展,其产品范围已从中国制造的大型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配件、电子产品等延伸至小小的中国冰淇淋等消费领域,实现了从重型工业到日常生活的广泛覆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从首届峰会时的青涩立愿到第二届峰会交出亮眼成绩单,李浩宇的奋斗历程正是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传承:从“一束薪火”到“漫天星光”的接力
李浩宇的故事生动诠释着:青年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更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搭建起中外贸易往来的桥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结出更多丰硕成果,为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李浩宇的创业故事,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众多在校的国际学生。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程笑笑说:“我计划毕业后自己创业,做和中国有关的跨国贸易,因为我已经深深爱上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籍留学生阿亚娜的家族经营“一带一路”物流业务20余年,她计划未来效仿李浩宇在华创办物流企业,接力家族事业,继续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贡献力量。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马吉娜则走访中国制造业城市及工业园区,了解先进生产与管理模式,与中亚同学在乌兹别克斯坦电商平台积极推动中国商品出口中亚,助力家乡发展。
李浩宇的榜样力量正转化为蓬勃的群体效应,这束薪火也已化作漫天星光。学生们积极向他请教经验,他也会在寒暑假期间为在校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与实操岗位。众多国际学生在科研、创业、技术等多元道路上奋力前行、发光发热,取得了显著成就,共同绘就了中外交流合作的璀璨图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李浩宇一样的留学生感知中国、热爱中国,并在中国觅得实习和创业的机遇。据了解西北工业大学已同多家企业创建国际人才共育基地,推动留学生赴先进制造企业实习,参与人数不断增多。(素材来源:新华社、陕西日报、中新网等)
(文字:张曦、王乙如 审核:李自伟 苟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