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字号大小:
校友企业蓝点触控:实现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国产突破 获得巨额融资
发布日期:2025-11-28

日前,据《证券时报》、36氪官方公众号及《上海证券报》等媒体报道,力控传感器领域的领军者,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企业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蓝点触控”),在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实现突破,推动国产传感器在测量精度、长期稳定性及抗过载能力等关键指标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并在成本控制和定制化服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11月,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此次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端扩容、生产工艺自动化升级及市场拓展。公司官方网站消息显示,蓝点触控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出货量已超10万台,市占率突破95%;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已超万台,市占率超80%。

蓝点触控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智能机器人前沿力控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CEO刘吴月是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2006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本科、2010级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友。公司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西北工业大学王田苗教授担任公司董事。目前已形成包括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通用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等多个产品系列。

从学校毕业后,刘吴月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2019年,工作5年多的刘吴月决定创业,准备将航天级精密传感技术带入机器人领域。当时,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面临“有臂无手、有眼无触”的困境:机器视觉技术虽有进步,但在需要精细力控的作业场景,国产机器人因缺乏高性能力传感器而举步维艰。由于力传感器核心技术被国外“卡脖子”,一台高性能进口力传感器的价格和国内一台协作机器人价格相当,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为筹集创业的启动资金,刘吴月卖掉了房产,又申请了100多万元信用贷款才勉强起步。“当时来北京参加工作时一无所有,创业失败顶多归零,再干两年就好。”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源自他对机器人行业的深刻判断——力觉感知是打开机器人大幅扩展应用的钥匙。

此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西北工业大学校友王田苗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强大的科研基因。作为公司董事,王田苗从技术方向、市场策略到融资规划,为蓝点触控提供了多维度指导。蓝点触控研发团队随后汇集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的技术专家,在六维力传感解耦算法、结构解耦设计、高精度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上持续攻关。

经过六年打磨,蓝点触控最终掌握了四大核心技术:弹性体设计自主化、高响应度的嵌入式硬件电路、解耦六维信息数据的力控算法,以及六维同步校准技术,实现了力传感器100%全流程国产化。2024年,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突破70%,多个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成为公司客户。

在刘吴月看来,近两年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协作机器人增速很快,两年前几十台订单都算是大客户,现在行业陆续出现了千台量级的订单;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大发展,据IDC报告,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2000台,超出行业预期。刘吴月预估,按照当前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可能达到5000到10000台的量级。

同时,随着具身智能行业加速下场实践,力觉传感器的重要性也逐步凸显。“当机器人真正下场交互,任何接触场景都很难仅靠视觉定位达到高精度要求。这个时候其实就非常典型地需要类人方式操作,即视觉粗定位,力觉完成精细操作。”刘吴月观察到,去年下半年行业开始向末端加装六维力传感器,今年开始在每个关节加装关节力传感器,“因为六维力传感器加装速度最快,而关节力传感器响应速度表现更好。”根据行业统计,人形机器人普遍需要手腕、脚腕4个六维力传感器,28个关节力矩传感器,量产状态下,约占人形机器人整机BOM成本的15%。

针对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两大板块不同的需求、产品特性,蓝点触控定向推出对应的产品系列。资料显示,蓝点触控在规模化上已经形成了较强优势。特别是在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方面,蓝点触控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7万多套,占国内总出货量95%以上。

“力传感器本质上是一个零部件,零部件一定要尊重其发展规律,前期凭借技术优势快速开拓市场,但最终要通过规模化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已及时将技术优势转化成规模优势和市占率,同时反向形成综合的服务、质量、成本优势。”刘吴月介绍,蓝点触控连续三年每年销售收入翻倍,已实现正向现金流。

业内认为,中国力传感器产业正实现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从“单点应用”到“生态构建”的战略转型。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装备、精密医疗等新兴领域,国产传感器企业已与国际厂商站在同一跑线,并凭借对本土场景的深度理解率先推出创新解决方案。

蓝点触控CEO刘吴月表示,中国企业需要通过原创技术走向全球市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场景,这正是培育高端传感器的沃土。将“中国精度”和“中国力控”带给全球客户,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传感技术的创新力量。

(素材来源:“36氪”微信公众号主题稿件:红杉中国领投,机器人力传感器出货量超10万台,「蓝点触控」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作者:张冰冰;“36氪”微信公众号主题稿件:「蓝点触控」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占率达70%以上,作者:张冰冰;《证券时报》主题报道:从“卡脖子”走向自主可控 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国产突破,作者:王小伟;《上海证券报》主题报道:聚焦国产六维力传感器突破,专访蓝点触控创始人刘吴月,作者:李雁争。)

(文图整合:王凡华  图片:蓝点触控官方网站  审核:苟兴旺)